祥利上城 自然之上的生活之城
——東莞祥利上城園林景觀簡介
東莞祥利上城,一處莞深都市圈的宜居生態(tài)住所,一方生活之城。“生活在藝術之上,生活在自然之上”,這就是上城演繹給我們的生活方式。
上城園林景觀設計旨在打造一個現代自然的景觀環(huán)境,以“順應自然”的理念為基礎,因地制宜,以綠色的自然景物來襯托,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,遠離城市的喧囂,回歸到大自然的寧靜和諧。
一期園林景觀設計由植物和園建圍合成五個組團景觀及功能空間:生態(tài)水景入口、中心泳池水庭、集散中心休閑區(qū)、成人活動組團、兒童活動組團。
各組團設計構筑維系業(yè)主生活及自然生態(tài)能夠緊密關系生活方式的場所,使業(yè)主之間、業(yè)主與大自然之間都能有一個相互自由交流的空間環(huán)境,使天、地、人達到和諧、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讓人們無時無刻不親近大自然,使人們的各種感覺在景觀空間中升華為精神情感的交流。
設計以流暢的曲線,輕松的比例和近人的尺度構筑宜居環(huán)境,以繁盛的植物形態(tài)創(chuàng)造一處生態(tài)綠洲。小區(qū)園林植物配置自然、野趣、層次豐富,漫步在綠樹成蔭的蜿蜒小徑上,歩移景異,仿如回歸田園山野之境,只聽見樹叢中小鳥輕鳴,花叢中蝴蝶翩飛,早將城市的喧囂、忙碌盡付諸腦后,以輕松、休閑的心緒走上歸家之路。
二期園林景觀設計追求空間、動靜、時間上的變化特色,透過大自然與人文創(chuàng)造的各種獨特元素,融合人體的五種感官,演繹出一個具有亞熱帶風情的,富有保健性、互動性、觀賞性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高品質現代居住環(huán)境。
①設計風格:采用現代簡約的設計手法,通過“少即是多”的設計理念,提取建筑的元素、色調,達到園林建筑與住宅的和諧。
②植物配置:力求層次,色彩上豐富多樣,與簡約現代的景觀構筑物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另一方面,層次豐富的植物打造出不同的空間,在蜿蜒曲折的園路行進中,歩移景異。
③景觀流線:以小區(qū)一期二期之間的主水景作為開端,通過迎賓式列陣的景觀燈柱引導,轉入棕櫚大道,入口廣場的大榕樹水景使人們駐足停留。再在景觀水帶的引導下進入小區(qū),映入眼簾的是景觀無邊際泳池。之后,隨著蜿蜒曲折的園路,把人們的視線帶入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精彩空間。
④功能分區(qū):主要分為主入口棕櫚水景大道、景觀泳池區(qū)、林蔭養(yǎng)生運動廣場、陽光草坪區(qū)、兒童活動天地、香島休閑區(qū)以及三個架空層間的主題休閑區(qū)。
⑤園區(qū)導示系統設計:以清晰明了為前提,設計中加入有趣的元素,使得導示牌也變成有趣的小區(qū)景觀亮點,融入小區(qū)園林環(huán)境當中。
⑥道路材料:園區(qū)道路材料以簡約、環(huán)保為前提,進行搭配,以迎合環(huán)保時尚的設計主流。
⑦健身設施:成人運動健身設施主要設置在架空層內,形成泛會所概念。兒童活動設施則可分別放置室內外。但仍然控制室外數量,以保障景觀效果。
上城的建筑底層大部分架空,營建為架空層花園,為業(yè)主提供了一個休閑、多功能的戶外活動空間。架空空間通過引入綠化、小品、健身設施、休憩空間等,將室外景觀引入建筑內,不管是下雨天還是晴天,都可以約鄰居聊聊天、打打牌、下下棋、健健身,為業(yè)主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戶外溝通交流的場所,增進了鄰里往來,豐富了活動空間。
設計上,利用軟、硬質景觀的和諧搭配,通過多種景觀元素和植物的穿插,最終使室內外的景觀相互交織、滲透,而整體小區(qū)環(huán)境更加通透,也使人更貼近了自然。形態(tài)各異的植物從外面自然延伸到架空層,弱化了架空層與開放空間之間過渡的生硬感,而這種建筑邊緣綠化占了樓盤整個綠化面積的相當一部分比重,成為改善綠地生態(tài)效果的重要手段。
架空層設置有多種多樣的健身設施、乒乓球臺、石桌凳、景石小品、陶罐雕塑、特色坐凳等等,在豐富景觀功能和用途上做了最貼心的設計。
架空層采用石材、卵石、仿古磚、劈開磚、塑木、鐵藝等材料,利用不同材質的質感、光影、色彩變化產生的效果來強化各景觀空間主題,達到自然、休閑、豐富的景觀效果。天花采用木條吊頂,花架式的效果仿如置身于室外休閑空間,與室外作了一個很好的呼應。墻面除了采用各種景墻效果的裝飾外,用自然質感的劈開磚貼起一個1.7米高的墻裙,視覺效果更為突出,對空間的劃分和豐富空間層次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